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平果龙何屯岩溶洼地剖面土壤~(137)Cs和~(210)Pb比活度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引用本文:殷建军,王 华,罗为群,唐 伟.广西平果龙何屯岩溶洼地剖面土壤~(137)Cs和~(210)Pb比活度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岩溶,2016,35(1):5-10.
作者姓名:殷建军  王 华  罗为群  唐 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1BAC09B02);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YWF201414);岩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4025, 200707, 20071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编号:12120113006700)
摘    要:~(137)Cs和~(210)Pb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研究,但由于岩溶区的特殊性,如地表地下双层结构的存在,土壤形成慢,土层薄且不连续,易被侵蚀等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137)Cs和~(210)Pb技术在岩溶区的应用。文章选取广西平果果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龙何屯洼地剖面,沿剖面采集土壤样品,进行~(137)Cs和~(210)Pb放射性比活度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土壤表层及整个土壤剖面~(137)Cs和~(210)Pb放射性比活度正相关,主要是人类活动及土壤迁移引起的土壤再分配导致的;(2)石穴地的137Cs和~(210)Pb放射性比活度均为最大,除受到邻近裸岩影响还与石穴地良好的集水集土条件有关;(3)洼地底部及沟底~(137)Cs和~(210)Pb放射性比活度相对偏小,主要是坡面长期受到地表径流侵蚀影响,土壤和泥沙在此沉积导致的;(4)退耕还林之后土壤得到很好的保护,并能拦截一定量上游带来的土壤,但由于岩溶环境的特殊性,地下漏失无法避免。

关 键 词:岩溶区  水土流失  137Cs放射性比活度  210Pb放射性比活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