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南部下的横波各向异性
引用本文:吕庆田,Hirn,A.青藏高原南部下的横波各向异性[J].地震学报,1996,18(2):215-223.
作者姓名:吕庆田  Hirn  A
作者单位:1) 中国北京100037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 2) Seismological Dept.,IPG,4 Place Jussieu,75252 Paris,France
基金项目:地质矿产部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联合资助
摘    要:利用中法合作布设在青藏高原南部近20个三分量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远震SKS数据,计算并研究了台站下方各向异性的特征,讨论了各向异性层的深度、厚度、起因以及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模式.各向异性研究表明:雅江南北各向异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雅江以北快速波偏振方向平均在N70E左右,且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在雅江附近近于东西方向;而雅江以南快速波偏振方向平均在N25W左右.雅江以北各向异性强度(快、慢波到时差)普遍很强,在那曲附近可达1 s,且存在局部变化;而雅江以南各向异性强度普遍较弱,一般在0.2 s,且相对稳定.对各向异性特征的分析认为:雅江以北的各向异性是青藏高原上地幔物质内部变形引起的,快波偏振方向代表物质流动变形的方向;而雅江以南的各向异性是印度板块俯冲形成的强变形带引起的,快波方向代表与俯冲有关的变形方向.研究还认为:青藏高原的地壳缩短是岩石圈内部整体沿北东方向流动变形和沿大型走滑断裂旋转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各向异性  S波分裂  上地幔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