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干旱区土地利用的地下水水文效应分析--以黑河中游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张勃,丁文晖,孟宝.干旱区土地利用的地下水水文效应分析--以黑河中游地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5,28(6):764-769.
作者姓名:张勃  丁文晖  孟宝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35033);甘肃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31-A21-005);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NWNU-KJCXGC-02-20)资助
摘    要: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的水文效应已成为重点研究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下水是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绿洲的土地利.咐有着制约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取得数据,并对历史文献进行追索,采用相关分析方法与定量计算方法相结合,分析黑河中游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循环途径及水量、水质变化的影响。以及通过分析城镇化、农业及工业发展等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地下水循环路径和水质,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业用水方式的变化,都改变了地下水系统的天然循环路径和方式;地下水位下降对绿洲周围荒漠植被产生巨大影响。是造成天然荒漠植被衰退的主要原因,绝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位普遍比20世纪50年代后期下降了3~5m;工业污染、农用杀虫剂及过量施用化肥是地下水最主要的污染源。针对干旱区内水文循环速度慢,对各种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弱的特点,提出保护地下水资源是干旱区水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前提;同时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加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调查及治理技术的开发,积极开展土地利用与地下水水文效应的模拟研究。

关 键 词:干旱区  地下水水循环  土地利用  可持续利用
文章编号:1000-6060(2005)06-764-06
收稿时间:2004-11-21
修稿时间:2005-04-29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Arid Area-- Case study of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
ZHANG Bo,DING Wen-hui,MENG Bao.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Arid Area-- Case study of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J].Arid Land Geography,2005,28(6):764-769.
Authors:ZHANG Bo  DING Wen-hui  MENG Bao
Institution:1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NWNU, Lanzhou 730070 Gansu. 2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ansu ,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Keywords:Dry Region  Groundwater Recycle  Land Use  Sustainable Us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