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肃夏河-合作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特征及对金成矿的指示意义
摘    要:针对西秦岭夏河-合作金集矿区出露的岩浆岩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金集矿区岩浆岩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德乌鲁花岗闪长岩、三索玛似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马久勒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代表,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至过铝质中酸性岩,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w(Rb)平均134.4×10~(-6),w(Ba)平均775.8×10~(-6),w(Th)平均15.8×10~(-6),w(U)平均3.08×10~(-6)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w(Nb)平均10.95×10~(-6),w(Ta)平均0.97×10~(-6)等高场强元素,显示"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A/CNK值在0.95~1.07之间,Mg#值为41.87~61.92,δEu值为0.64~0.89,岩石既具埃达克质岩特征,又显示火山弧花岗岩特征。第二类以唐晒日村、扎油乡北的花岗斑岩为代表,属于钙碱性过铝质酸性岩,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w(Rb)平均92.4×10~(-6),w(Ba)平均561.7×10~(-6),w(Th)平均7.8×10~(-6),w(U)平均2.36×10~(-6)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w(Nb)平均9.96×10~(-6),w(Ta)平均0.76×10~(-6)等高场强元素,A/CNK值在1.07~1.66之间,显示出具"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喜马拉雅型岩浆岩特征,Mg#值为49.76~73.37,δEu为0.83~1.03,岩浆存在幔源物质的参与。研究表明,第一类岩浆岩形成于板块消减的陆缘环境,由玄武质岩浆部分熔融形成,并有部分幔源物质加入;第二类岩浆岩可能形成于沉积岩部分熔融,且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环境。第一类岩浆岩与枣子沟金矿存在紧密的时空关系,表现出明显的成矿专属性,是指导夏河-合作金集矿区金矿勘探开发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二类岩浆岩与金矿无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