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面与地下深部地震背景噪声对比分析
引用本文:万文涛,陈畅,王赟,穆朝民,贺永胜,汪超.地面与地下深部地震背景噪声对比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4(2):793-808.
作者姓名:万文涛  陈畅  王赟  穆朝民  贺永胜  汪超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多波多分量”地震研究组;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3.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4.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5.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27815,42150201,41874166);
摘    要:深部地下空间具有低于地面的噪声环境,为开展高精度多物理场观测提供了绝佳平台.通过淮南潘一东矿区海拔-848 m的井下巷道和地面的地震联测,我们分析了深部地下与地面的地振动背景噪声特征.对比结果显示,大于1.0 Hz的高频段,地面噪声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值高出地下20~40 dB,并呈现随人类活动变化的昼夜模式;而井下观测不存在这一时变规律,地下巷道上覆870 m厚的沉积层有效衰减了浅层或地表的人文噪声.0.1~1.0 Hz频段二者差异相对减小,地面PSD值平均高出地下10 dB.小于0.1 Hz的低频噪声差异较小,或与井下气流干扰和仪器本底噪声有关.在第二地脉动谱的对比中,可发现明显的场地放大效应和地脉动峰的分裂现象.此外,深部地下低噪声环境突显了若干高频非时变信号,根据频域极化分析可厘定这些稳定噪声为井下的固定振动源.上述结果说明深部地下可以为高精度地震观测和震源定位提供优良环境,同时也给深地实验室的后续建设以及相关深地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关 键 词:地下深部  地震观测  背景噪声  时变  偏振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