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藏西北多龙矿集区拿若斑岩铜(金)矿床磷灰石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李发桥,唐菊兴,宋扬,林军,林彬,杨欢欢,唐攀,郑明,郭朵朵.藏西北多龙矿集区拿若斑岩铜(金)矿床磷灰石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24,70(3):885-906.
作者姓名:李发桥  唐菊兴  宋扬  林军  林彬  杨欢欢  唐攀  郑明  郭朵朵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西藏金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阿里,859299;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实验室,北京,100083;西藏大学,拉萨,85000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YFC2905001)、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KYZD202316、JKYQN202331)、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30054、DD20230358、DD20230286)的成果
摘    要:拿若矿床目前是藏西北改则县多龙矿集区第三大斑岩型铜(金)矿床,前人开展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地质背景等研究,但空间蚀变分带和岩浆演化过程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笔者等以拿若矿床磷灰石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钻孔科研编录的基础上,开展了磷灰石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探讨拿若矿床磷灰石矿物彩色阴极发光特征与蚀变分带的耦合关系,揭示含矿岩浆演化期次及氧化还原状态。磷灰石彩色阴极发光特征显示,拿若矿床磷灰石彩色阴极发光(CL)特征主要表现为黄褐色、绿色—亮黄色和灰黑色,分别对应未蚀变、钾化蚀变和绢英岩化蚀变环境,磷灰石彩色CL特征与其所处蚀变环境的关系验证了笔者等重新厘定的拿若矿床斑岩系统“双钾化带”空间蚀变分带结构。磷灰石电子探针(EPMA)主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磷灰石的CaO = 53. 5%~56. 5%,P2O5 = 39. 5%~42%,F = 1. 26%~3. 24%,Cl = 0. 01%~1. 99%,SO3 = 0~1. 28%,由此计算的XF = 0. 68~1. 76,XCl = 0. 001~0. 58,XOH = 0. 21~1. 05。不同类型、阶段的磷灰石挥发分(F、Cl、OH)、SO3等成分含量变化趋势反映了拿若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发生了气体饱和流体出溶金属沉淀的过程,并揭示了成矿岩浆高氧逸度的性质。此外,环带状岩浆磷灰石反映了隐爆角砾岩系统发育了三期次岩浆作用,并指示了第I、III期岩浆活动具有更高氧逸度特征,与成矿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笔者等认为在多期次岩浆热液叠加型斑岩铜矿床中,磷灰石在辅助厘定蚀变类型和反演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 键 词:矿物学  矿物化学  磷灰石  斑岩型矿床  拿若  西藏
收稿时间:2023/7/3 0:00:00
修稿时间:2023/12/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