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控金机制——以丹东四道沟金矿为例
引用本文:屈奋雄,张宝华,刘如琦.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控金机制——以丹东四道沟金矿为例[J].国土资源,1992(4).
作者姓名:屈奋雄  张宝华  刘如琦
作者单位: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 300061
摘    要:四道沟金矿位于丹东韧性剪切带中部。矿区出露岩石多为构造岩,依据变形强度可分为未变形残块(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初糜棱岩(糜棱岩化变砂岩)、糜棱岩(主要是绢云石英糜棱岩)和超糜棱岩四类,横穿剪切带这四类岩石多次出现、规律组合。矿体产出的位置、形态以及矿化类型均受控于这几类岩石的空间分布格式。四道沟金矿的矿体产于中等变形程度的鳞片状构造带中,其上盘实际为一个巨大的变砂岩透镜体,它起了“封闭”的作用,使含金流体在其下盘聚集、沉淀,而鳞片状构造带下盘由糜棱岩和超糜棱岩组成的强变形带可透性好,为含金流体来源通道。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韧性剪切带控金机制——金活化、迁移通道和聚集空间。

关 键 词:韧性剪切带  金矿床  控金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