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晚前寒武纪末至早寒武世生物骨骼微细结构的分异
引用本文:冯伟民,陈哲,孙卫国.晚前寒武纪末至早寒武世生物骨骼微细结构的分异[J].中国科学D辑,2002,32(10):850-856.
作者姓名:冯伟民  陈哲  孙卫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20000777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CAS-KZCX2-11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号:01308),95国家攀登计划专项资助项目(编号:攀-95-专-01-2-3)
摘    要:对我国陕南和滇东旱期骨骼化石研究表明,晚前寒武纪末至早寒武世是地球生物矿化作用急剧变化时期.以Cloudina为代表的晚前寒武纪末骨骼化石,表现出叠锥套合结构,有机质成分高,壳变异大,具明显塑性变形等特征.早寒武世骨骼化石大量涌现,分布广泛,磷质、钙质和硅质骨骼生物群形成.以软体动物为例,早寒武世骨骼化石微细结构出现分异,现生软体动物壳质结构的主要类型柱状结构、交错结构和规则叶片结构已经发育;纤型结构发生了进一步分异,出现了为软体动物所特征的层状交错纤体结构和为软舌螺所特征的分叉与合并的纤束结构;开始出现二层结构的壳.早寒武世生物控制矿化作用开始起主导作用,为真正生物壳的形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出现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关 键 词:前寒武纪  早寒武世  骨骼生物  生物矿化作用  微细结构分异
修稿时间:2002年1月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