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开江-梁平海槽东侧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
引用本文:钟芬,陆廷清,杨长城,何冰,邓惠,徐昌海,张洁伟,谷一凡.开江-梁平海槽东侧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J].四川地质学报,2023(1):100-106.
作者姓名:钟芬  陆廷清  杨长城  何冰  邓惠  徐昌海  张洁伟  谷一凡
作者单位:1.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气田开发管理部;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东北气矿四川
摘    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各个飞仙关组鲕滩圈闭在成藏过程中具有极为相似的地质条件,但不同区块流体性质复杂多变,油气成藏过程差异明显,深化勘探面临瓶颈。为揭示油气成藏机制,基于海槽东侧岩心、薄片观察,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流体包裹体微区测试、构造平衡剖面恢复等手段,认为飞仙关组局限台内相区储层由(膏质)粉晶云岩构成,油气充注不充分;台地边缘相储层由鲕粒云岩组成,经历三期成藏事件:(1)J2到J3早期的古油藏形成阶段,(2)J3到K1的龙潭组生气阶段,(3)K2的古油藏裂解生气阶段。总结提出沉积亚相、储层物性、圈闭形成时期、古今构造搭配关系等5种因素控制了鲕滩气藏成藏过程,形成了4种成藏模式。台地边缘相区作为后续勘探的重点领域,对应其中3种模式:(1)圈闭形成早,古今构造有效搭配,断层未至地表;(2)圈闭被当直达地表的断层破坏,致使油气逃逸;(3)圈闭形成晚于关键成藏事件,古油藏向更高部位发生横向运移。

关 键 词:飞仙关组  鲕滩  成藏模式  流体包裹体  储层沥青  开江-梁平海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