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潜力与环境治理途径
引用本文:张寿全.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潜力与环境治理途径[J].第四纪研究,2000,20(1):98-98.
作者姓名:张寿全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批准号 :KZ951 Al 2 0 3 )
摘    要: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北部 ,渤海湾西岸 ,是由 1855年黄河从山东利津入渤海以来 ,巨量的泥沙淤积所形成。陆地总面积超过 530 0km2 ,并且以平均 2 3~ 2 5km2 /a的速率向渤海延伸。由于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卤水资源 ,大面积滩涂和土地资源成为具有巨大经济开发潜力的三角洲宝地。然而 ,水、旱、涝、碱、咸等自然灾害和不利的生态环境长期制约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三角洲是盐渍基底上堆积所形成 ,其地下水质除黄河故道地段较好外 ,近 70 %面积地下水位埋深 1~ 3m ,矿化度 5~ 30 g/L ,近 2 0 %面积的地下水矿化度大于 30 g/L ,造成三角

关 键 词:黄河三角洲开发  环境治理  淡水资源  矿化度  盐碱地  地下淡水  泥沙淤积  土地资源  水土资源  农业生态环境
收稿时间:1999-10-18
修稿时间:1999-10-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