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80-2019年西北地区海拔依赖性变暖与雪雨比的关系研究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李雯,侯丽陶,张世强.1980-2019年西北地区海拔依赖性变暖与雪雨比的关系研究北大核心CSCD[J].地理研究,2023(7):1957-1970.
作者姓名:李雯  侯丽陶  张世强
作者单位:1.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710127;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710127;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2019YFC151050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124);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730751)。
摘    要:海拔依赖性变暖(EDW)及其机制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问题,目前对于中国西北地区EDW及其与降水相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晰。本研究利用1980—2019年西北地区185个站点的日气温与降水数据,对西北地区EDW、雪雨比、降雪量、降雨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整个西北地区秋季、冬季存在EDW,年尺度不存在EDW。从空间分布来看,半干旱区夏季、半湿润区春季和冬季、青藏高原区冬季存在EDW,各气候区年尺度也不存在EDW。②西北地区在空间上雪雨比变化与海拔关系并不显著,只有半湿润区春季雪雨比下降速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其与EDW有显著的统计负相关。此外,半湿润区1000 m以下和1000~2000 m区间春季气温与雪雨比变化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③西北地区在空间上降雪降雨量变化与海拔关系也并不显著,只有半湿润区1000 m以上春季降雪量下降率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其与EDW有显著的统计负相关。此外,半湿润区1000~2000 m和2000~3000 m区间春季气温与降雪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半干旱区2000~3000 m区间春季、青藏高原区各海拔区间春季、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西部1000~2000 m区间秋季、青藏高原区2000~4000 m区间秋季气温与降雨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西北地区EDW与降水相态变化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其相互作用机制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 键 词:EDW  不同气候区  雪雨比  降雪量  降雨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