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峨嵋山高洞口寒武系九老硐组沉积作用模式年龄
引用本文:袁海华.峨嵋山高洞口寒武系九老硐组沉积作用模式年龄[J].矿物岩石,1984(3).
作者姓名:袁海华
作者单位:成都地质学院
摘    要:四川西部峨嵋山剖面,出露良好,交通方便,广泛发育着寒武—震旦纪地层,且连续性好,化石丰富、为一较好的层形剖面。但是,由于地处扬子陆台西部边缘,构造活动频繁,风化强烈,对年代地层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不少年代学工作者在此作过很多工作,均未得到一件理想的数据。我们于1981年,在峨嵋山高洞口之寒武系九老硐组上段的底部,含三叶虫化石之炭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中,采集了铷锶全岩样送宜昌地矿所测定,得到了一条线性良好的等时线,其等时年龄为497±18百万年,锶的比值为(Sr~(87)/Sr~(86))_m=0.71312。由于锶的比值大于该地层沉积时海水中的锶的比值,因而判断该年龄反映了曾遭受过一次热力作用,致使岩层中的锶重新达到均一化的时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