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巴姆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Ⅱ.用FEPG有限元方法求解
引用本文:罗扬,施旭,赵永红.巴姆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Ⅱ.用FEPG有限元方法求解[J].岩石学报,2006,22(9):2375-2380.
作者姓名:罗扬  施旭  赵永红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本文利用 FEPG 有限元程序对2003年12月的巴姆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2003年12月26日,巴姆地区发生6.6级地震。Nakamura、Suzuki 等人利用余震资料和地震破坏程度的分布图分析了余震震中的统计分布形式,得到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是巴姆断层以西大约5km 的 Arg-e-Bam 隐伏断层的结论。凌勇等人从差分干涉雷达(D-InSAR)出发,得到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干涉条纹和雷达视线方向的位移场,并从雷达干涉的相干图上确定了发震断层的痕迹。他们还利用 Okada 程序模拟计算了此次地震的位移场,模拟计算的结果与 D-InSAR 测量的位移场比较符合。Okada 程序从断层的位错为出发点进行计算,从运动学角度对此次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行研究;本文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远场区域边界的应力状态以及断层的物性参数的变化对巴姆地震形变场的影响,将各种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的同时也和前人的结果相比较。本文计算中采用了凌勇等人的断层参数,即 Arg-e-Bam 隐伏断层为近南北走向,向东倾斜,近直立的倾角,右旋走滑,其(Strike,dip,slip)为(175°,80°,173°)。断层未延伸到地表,自地面以下1km 处往下延伸16km 的宽度,断层长度为20km。对断层的杨氏模量、泊松比、断层附近区域的边界受力大小、两个主应力的比例以及主应力的方向的改变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做了讨论。最后通过上述几组计算结果建立了一个与前人结果较为符合的巴姆地震参数模型。通过计算,一方面揭示了应力状态和物性参数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 Arg-e-Bam 隐伏断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这一结论是可信的。

关 键 词:巴姆地震  发震断层  位移场  应力降  FEPG有限元计算
文章编号:1000-0569/2006/022(09)-2375-80
收稿时间:04 12 2006 12:00AM
修稿时间:08 10 2006 12:00AM

Deformation and stress field of Bam earthquake: Ⅱ. FEPG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LUO Yang,SHI Xu,ZHAO YongHong.Deformation and stress field of Bam earthquake: Ⅱ. FEPG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6,22(9):2375-2380.
Authors:LUO Yang  SHI Xu  ZHAO YongHong
Abstract:
Keywords:Bam earthquake  Earthquake fault  Displacement field  Stress drop  FEPG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