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岩石磁组构对剩磁稳定性的制约探讨:以印支地块中生代碎屑岩和拉萨林周盆地设兴组红层为例
引用本文:贾舒斐,黄宝春,鲁洪亮,赵千,闫永刚,梁雅伦,易治宇.岩石磁组构对剩磁稳定性的制约探讨:以印支地块中生代碎屑岩和拉萨林周盆地设兴组红层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23(1):301-313.
作者姓名:贾舒斐  黄宝春  鲁洪亮  赵千  闫永刚  梁雅伦  易治宇
作者单位: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公园研究中心;3.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4.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行星环境与天体生物学研究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4074,92055205)资助;
摘    要:岩石磁组构因能提供磁性矿物晶体形状、排列方式等赋存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于判别岩石剩磁是否受到了后期构造应力的显著影响;但常规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是否能够准确限定岩石剩磁的稳定性,目前尚无深入探讨.本文以印支地块Nakhon Thai盆地中生代Nam Phong、Phu Kradung和Phra Wihan组三套碎屑岩样品及拉萨地块林周盆地设兴组红层样品为例,通过岩石磁化率组构和剩磁组构的对比分析发现,尽管Nam Phong组绝大多数样品和Phu Kradung组全部样品的AMS组构显示其具有铅笔状至强劈理过渡型构造变形组构特征,但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hf-AIR)显示其高矫顽力赤铁矿所携带的特征剩磁组构仍具有典型沉积组构特征,表明其以赤铁矿为主的载磁矿物未遭受后期构造应力的显著影响,仍然能够准确记录岩石形成时期的古地球磁场方向.另一方面发现有且仅有剩磁组构才是判别碎屑沉积岩特征剩磁是否遭受了后期构造应力影响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果岩石剩磁组构(如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的岩石hf-AIR组构)指示其原始沉积组构已被构造组构显著叠加或取代,则必然说明该岩石剩磁方向已受到构造应力...

关 键 词:磁化率各向异性  剩磁各向异性  沉积组构  过渡型构造变形组构  印支地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