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哈尼泥炭腐殖化度古气候意义及区域对比
引用本文:程胜高,肖河,黄庭,周莹,胡忠霞,刘晓彤.东北哈尼泥炭腐殖化度古气候意义及区域对比[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4(2).
作者姓名:程胜高  肖河  黄庭  周莹  胡忠霞  刘晓彤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评价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023)
摘    要:不同地区泥炭腐殖化度指示的古气候意义存在着分歧。运用碱提取溶液吸光度法对东北哈尼泥炭腐殖化度进行测定,结合14C测年数据的年代框架,对比东北哈尼、神农架大九湖、青藏高原红原、福建天湖山地区泥炭腐殖化度气候代用指标,分析不同地区泥炭腐殖化度古气候意义异同的原因。结果表明:哈尼泥炭腐殖化度的古气候意义包含温度-湿度组合,较高的腐殖化度指示气候温暖潮湿,较低的腐殖化度指示气候干燥寒冷;从哈尼、红原、大九湖、天湖山泥炭腐殖化度时间序列的对比可以得出,虽然其古气候意义有所不同,但其记录的中国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变趋势大体相同,都反映了中国早全新世阶段的升温现象、中全新世的大暖期现象及晚全新世阶段的降温;温度、湿度、季风、经纬度及地质地貌等因素都对泥炭腐殖化度有影响,但水热条件是直接影响,其他因素通过对水热条件的改变而间接影响腐殖化度;阐述不同区域泥炭腐殖化度的古气候意义没有固定模式,需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年均气温、季风、降水、植被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关 键 词:泥炭  腐殖化度  碳、氧同位素  全新世  古气候  时间序列  冷事件  东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