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4—2016年超强El Nio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机理分析
引用本文:丁一汇.2014—2016年超强El Nio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机理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6,39(6):722-734.
作者姓名:丁一汇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 100081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2014—2016年超强El Nio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整个El Nio生命期长达2 a左右(2014年4月—2016年5月),其演变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1)早期的西风连续爆发(2013年12月—2014年4月)。连续三次西风爆发不但改变了热带中东太平洋长期盛行的偏东信风,同时也开始改变了中东太平洋长达12 a的平均冷水状态,使海表温度开始增暖,在2014年初春超过0.5℃,标志着一次新的El Nio事件可能在赤道中太平洋发生。2)交替的减弱与增强期(2014年6月—2015年8月)。赤道西太平洋继续发生了6次西风爆发,不但维持和增强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增温,而且通过了两次(2014年5—8月与2015年1—3月)海洋增暖的减缓期或障碍期,使初生的El Nio事件不但未夭折,而且明显的增强为一次强El Nio事件。Nio3.4区海温指数在2015年8月达到2℃。相应,赤道太平洋次表层中也观测到有6次暖Kelvin波东传,其正的热含量距平不但维持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连续增暖,也使El Nio的类型由中部型向东部型过渡。3)发展的鼎盛期(2015年9月—2016年2月)。西风出现2次更强的爆发,相应中东赤道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强盛,Nio3.4区快速增温,在2015年11月达到3℃,增强到其超强阶段。4)快速衰减阶段(2016年3—5月)。El Nio迅速从Nio3.4区的2℃减少到0.5℃。以后很快开始向冷海温过渡。2016年7—8月,Nio3.4区海温已接近-0.5℃。这种快速转换是延迟振子理论的一种体现。通过本文分析,可以得到,这次El Nio发生发展与冷暖位相转换的观测事实与目前的理论结果(如充电振荡与延迟振子理论)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基于这些理论的El Nio预报也是相当成功的。这清楚地表明El Nio理论研究的成果对于相关业务预报发展具有明显的科学支撑力。

关 键 词:超强El  Niño  发生发展  演变机理  西风爆发  开尔文波
收稿时间:2016/10/28 0:00:00
修稿时间:2016/11/4 0:00:00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s of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for 2014-2016 mega El Niño event
DING Yihui.Analysis of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s of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for 2014-2016 mega El Niño event[J].大气科学学报,2016,39(6):722-734.
Authors:DING Yihui
Institution: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mega El Niño event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evolution mechanism  westerly wind burst  Kelvin wav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