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调肝运脾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苏 娟,岳 妍.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调肝运脾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机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0,36(10):119.
作者姓名:苏 娟  岳 妍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摘    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属中医学“痞满”等范畴,其发病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而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肠轴,其中脑肠肽控制着胃肠道的运动、分泌、血流及能量的转运,并把胃肠与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中医学认为脑与胃肠关系密切,而肝、脾的发病也均与情志因素相关,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不利,从而使脾失健运,胃失通降,发为FD。而肝具有一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通过中枢多种神经递质的变化调节相关脏腑功能。因此,情志应激因素能引发脑肠轴的神经免疫和内分泌反应异常,调肝运脾法能通过调节脑肠轴上多种脑肠肽、神经递质、激素及免疫因子的变化而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稳定,从而达到治疗FD的作用。

关 键 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调肝运脾法  脑肠轴  脑肠肽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