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煤红外光谱的精细解析及其煤化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张科,姚素平,胡文瑄,房洪峰.煤红外光谱的精细解析及其煤化作用机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37(6).
作者姓名:张科  姚素平  胡文瑄  房洪峰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采用计算机曲线拟合方法对红外光谱进行分峰处理,通过对自然演化系列和人工模拟实验系列样品的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煤化程度煤的红外光谱特征.研究表明,煤的红外光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量表征煤化作用程度.含氧基团和烷基侧链随煤化程度的增高以不同的速度发生脱落,且脱落的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羧基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尺R_(max)为0.5%之前,但可以持续到肥煤阶段;脂肪基团的脱落主要发生在沥青化作用阶段内,并导致生成大量的烃类,沥青化作用之前发生的脂肪基团的脱落是煤的未熟和低熟油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沥青化阶段之后的高演化阶段,煤中的烷基侧链已经脱落殆尽,芳环缩合程度明显提高.红外光谱的分峰技术和定量,为精细解析煤的结构特征和煤化作用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 键 词:曲线拟合  热演化  煤化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Analysis on infrared spectra characteristic of coal and discussion of coalification mechanism
Abstract:
Keywords:FTIR  FTIR  curve-fitting  thermal evolution  COalificafion  Ordos basi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