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株分离自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短小芽孢杆菌对稀土元素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
引用本文:李旭锐,谭伟,梁晓亮,贺依琳,王珩,陈永林,何宏平.一株分离自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短小芽孢杆菌对稀土元素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J].地球化学,2024(1):77-86.
作者姓名:李旭锐  谭伟  梁晓亮  贺依琳  王珩  陈永林  何宏平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3. 中国科学院大学;4.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19B03030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22012、41921003);;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运行项目(2020B1212060055)联合资助;
摘    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重要的表生矿床,提供了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矿床中活跃的微生物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影响稀土元素的富集及分异,然而风化壳中的天然细菌对全配分稀土元素吸附行为及机理的相关研究仍然较为缺乏。本文选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风化壳中分离出的短小芽孢杆菌,通过吸附实验研究在不同pH值、吸附时间和细菌浓度条件下,细菌对稀土元素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对稀土元素的吸附容量最大可达41.9 mg/g,且重稀土元素在细菌细胞表面和水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大于轻稀土元素。TEM图像显示,稀土元素在细菌表面形成沉淀; EDS分析显示,细胞表面大量Na、K、Ca等元素在与稀土元素发生离子交换后被脱除。细胞表面磷与稀土元素的分布一致性指示磷酸基团是稀土元素吸附的重要位点,重稀土元素通过与磷酸基团形成稳定的高配位络合物优先吸附在细菌表面。Zeta电位曲线表明,短小芽孢杆菌等电点为2.8,在高于等电点的pH值条件下,微生物对稀土的吸附存在静电吸引。因此,在表生环境中,微生物能够通过形成微沉淀、离子交换、表面络合和静电作用的多种机制吸附稀土元素,促进稀土元素的富集及分异。另外,短小芽孢杆菌有望作为潜在的生...

关 键 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微生物吸附  稀土分异  吸附机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