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裂缝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引用本文:武强,陈佩佩.地裂缝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1):22-27.
作者姓名:武强  陈佩佩
作者单位: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北京,100083
2.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北京,100013
摘    要:1927年美国首先发现地裂缝以来,各国学者对地裂缝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美国学者首先从地震研究入手,认为地裂缝的形成受构造因素影响。后逐渐加强研究地下水超采对地裂缝的影响,形成了构造与地下水开采复合成因观点。我国学者重点对汾渭地堑地裂缝成因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几种成因机理模型,并用GIS技术建立简单的预测预报系统。文章在详细介绍国内、外对地裂缝成因机理和水文特性的研究以及预测、预报工作的同时,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目前,地裂缝的研究正从以往的定性静态描述转向以过程为目标的精确定量动力学研究。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地裂缝的形成与发展,以非线性理论(如分形)对地裂缝系统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建立准确的预测、预报模型(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与GIS相结合,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系统,减少地裂缝灾害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对它加以利用,是今后地裂缝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 键 词:地裂缝灾害  GIS  非线性理论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构造  成因
文章编号:1003-8035(2003)01-0022-06
修稿时间:2002年3月21日

Research on state of art and prospect of earth fissures
Abstract:
Keywords:earth fissure  state of art  prospect  GIS  non-linear theor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