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郑笑傲,王腊梅,蒋勇,王宇,余国宝,田立,韩磊,李威,彭孛,彭飞.遥感技术在贡嘎山保护区生态要素动态解译中的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2023(S1):82-89.
作者姓名:郑笑傲  王腊梅  蒋勇  王宇  余国宝  田立  韩磊  李威  彭孛  彭飞
作者单位:1.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摘    要:利用CRITIC法与层次分析法对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因子权重进行了确定,提取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指数(EVI),选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划分了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包括微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极度脆弱区五级。通过2001年和2021年的评价结果表明:贡嘎山自然保护区整体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以中度脆弱和轻度脆弱为主,2001年研究区的轻度脆弱区和中度脆弱区面积共3058.60 km2,占比76.71%,重度脆弱区面积732.11 km2,占比18.36%,微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面积和占比较小。2021年研究区的轻度脆弱区和中度脆弱区面积共3059.11 km2,占比76.72%,重度脆弱区面积739.28 km2,占比118.53%,微度脆弱区面积和占比较之略有增加,极度脆弱区面积和占比较之下降。评价结果可为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规划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生态地质环境  层次分析法  CRITIC法  贡嘎山自然保护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