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初论右江(Mz)褶皱带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引用本文:钟铿,何立贤.初论右江(Mz)褶皱带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J].贵州地质,1991(3).
作者姓名:钟铿  何立贤
作者单位:广西地质矿产局 (钟铿),贵州地质矿产局(何立贤)
摘    要:本文从区域背景入手,结合目前已发现的代表性典型矿床(点)实例,初步论述了黔桂滇三省(区)毗邻地区——右江(Mz)褶皱带超显微浸染型金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区域成矿条件。笔者认为,这一地区金矿的区域成矿因素,严格受构造、岩性、热事件控制。该类型金矿床具有:赋矿层位多;构造及岩性控矿明显;热事件蚀变作用微弱;矿物组成简单,具Au—Sb—As—Hg(局部有T1)元素组合系列;金的产出性状独特,具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特点;矿石有原生、氧化类型,品位一般偏低;矿体形态一般不复杂,矿床规模较大;氧化矿石易于选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资源前景广阔等共同特征。本类型金矿与美国著名的卡林型金矿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具有独自的特点,因此笔者建议命名为适合中国地质特色的“右江型”金矿为宜。

关 键 词:金矿床  地质特征  区域成矿条件  右江型金矿  右江(Mz)褶皱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