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样式解析
引用本文:王书琴,孙晓猛,杜继宇,王英德,许强伟,田景雄.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样式解析[J].地质论评,2012,58(3):414-425.
作者姓名:王书琴  孙晓猛  杜继宇  王英德  许强伟  田景雄
作者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吉林地质勘察院,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2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2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2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2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26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973项目(编号2009CB219305)的成果。本文获“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和2009年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吉林大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
摘    要:郯庐断裂带(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在中—新生代发生多期不同性质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样式.各种构造样式和地层间切割或覆盖关系的匹配研究,为限定断裂带活动期次及时代,建立郯庐断裂带北段变形序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不同构造样式反映了断裂带由老至新经历了以下5个重要的变形事件:①密山县知—镇韧性剪切带黑云母40 Ar/39 ...

关 键 词:郯庐断裂  敦化—密山断裂带  佳木斯—伊通断裂带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序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