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晚三叠世哈拉苏斑状正长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证据
引用本文:胡鹏,段明,熊金莲,曾威,刘行,闫国强,魏佳林.内蒙古扎兰屯地区晚三叠世哈拉苏斑状正长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通报,2023(12):2109-2120.
作者姓名:胡鹏  段明  熊金莲  曾威  刘行  闫国强  魏佳林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2.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3. 中国地质大学;4. 吉林大学
摘    要:对内蒙古扎兰屯哈拉苏斑状正长花岗岩进行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LA-ICP-MS锆石测年结果指示,哈拉苏斑状正长花岗岩于晚三叠世(213.17±0.93 Ma)侵位,矿物组合以石英、碱性长石和斜长石为主,富SiO2(72.56%~74.36%)、K2O(4.74%~5.49%),贫MgO(0.12%~0.34%)、CaO(0.54%~0.95%)、TiO2(0.19%~0.29%)和P2O5(0.042%~0.053%),A/CNK=1~1.05,小于1.1,强烈亏损Ba、Sr、Eu、P、Ti,表现出铝质A型花岗岩的矿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哈拉苏A型花岗岩具有高的εHf(t)值(+9.08~+15.3),可能源于新生中基性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哈拉苏A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可能受古亚洲洋闭合的远程效应影响,扎兰屯地区地壳加厚并向后造山伸展机制转换,随后在晚三叠世形成了扎兰屯地区哈拉苏斑状正长花岗岩。

关 键 词:A型花岗岩  晚三叠世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内蒙古扎兰屯  地质调查工程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