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侏罗系页岩有机质孔隙演化特征
引用本文:张云鹏,李玉宏,郭望,韩伟,魏建设,李永红.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侏罗系页岩有机质孔隙演化特征[J].地质通报,2023(10):1640-1651.
作者姓名:张云鹏  李玉宏  郭望  韩伟  魏建设  李永红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 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3. 青海煤炭地质局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西北地区中生界陆相典型页岩气赋存方式与富集规律研究》(编号:2016ZX05034001-0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北含油气盆地油气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编号:DD202303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复杂地质介质中氦气运聚及富氦气藏封盖机制研究》(编号:2021YFA0719003);
摘    要:柴北缘侏罗系页岩的有机碳含量高、厚度大、分布广,但有机质成熟度总体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制约了研究区页岩气的表征与评价。通过开放体系下的加热实验,系统刻画了不同温度下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分析认为,热模拟温度200~400℃是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优势温度区间,孔隙数量多,从微孔到宏孔都非常发育,孔隙间可形成网状连通。之后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孔隙会出现“塌陷”现象,对页岩气的赋存起到抑制作用。与此同时,有机质的孔隙发育也具有不均一性,不同有机质显微组分孔隙发育能力存在差异,以镜质组、壳质组等为主的有机质显微组分孔隙发育较迟缓,有机质转化不彻底,而以沥青质体、藻类体、无定形体等为主的有机质显微组分孔隙发育时间早、强度大、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好,是页岩气储集空间的主要贡献者。另外,结合能谱分析,认为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及Ca、Mg等碱土元素的含量也是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柴北缘  页岩  有机质孔隙  开放体系  热模拟实验  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