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佛罗里达大陆架更新世双矿物鲕粒的阴极发光性
引用本文:R.P.Major 黄思静.佛罗里达大陆架更新世双矿物鲕粒的阴极发光性[J].国外地质(成都),1991(2):38-46.
作者姓名:R.P.Major  黄思静
摘    要:在东佛罗里达外大陆架大约40m的海底,发现一种被钻孔和包壳的晚更新世鲕粒灰岩。鲕粒的包壳主要由两种矿物组成,通常情况下,内是放射状排殊镁方解石,而外层则是同心环状排列的文石。多数鲕粒的核心是磨圆的隐晶质颗粒,但也有一部分英颗粒和各种骨粒组成。鲕粒由块状方解石胶结物不完全胶结,部分粒间孔由微晶充填。放射壳层由具亮的阴极发光性的镁方解石组成,含大约12mol%的MбCO3和1000ppm的锶。在放射壳层中,铁和锰含量的一般变化范围分别为500-1000ppm和100-250ppm。同习环状壳层由不具阴极发光的文石组成,含大约11500ppm的锶和小于0.5mol%的MбCO3.心环状壳层中铁的含量范围一般为150-400ppm,而锰通常小于100ppm的检测限。作为次要伴生颗粒的棘皮动物碎片山镁方解石组成,具亮的阴极发光性。一些鲕粒的核心和块状方解石胶结物的薄外缘具阴极发光。微晶基质和大片的块状方解石胶结物不具阴极发兴。在鲕粒中,未见显示重结晶作用的结构迹象。这些鲕粒灰岩经历了大气淡水成岩作用阶段,但鲕粒壳层却未受其影响。我们认为,镁方解石层普在缺氧的海水中遭受成岩蚀变,这是一个尚未被人们认识的过程。在该过程中,镁推动而锰加入,但没有明显的结构蚀变,也没有发生矿物的稳定化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其阴极发光性可能是海底的成岩蚀变造成的。

关 键 词:更新世  鲕粒  阴极发光性  成岩作用  碳酸盐岩  生物礁  镁方解石  文石  矿物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