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自动剖面浮标研究现状及展望
引用本文:陈鹿,潘彬彬,曹正良,崔维成.自动剖面浮标研究现状及展望[J].海洋技术,2017,36(2).
作者姓名:陈鹿  潘彬彬  曹正良  崔维成
作者单位:1.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2. 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资助项目,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建项目,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大深度剖面浮标浮力调节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回顾了自动剖面浮标的发展历程,自动剖面浮标由Swollow提出的中性浮子发展而来,演变到现在的PROVOR型、APEX型、SOLO型等自动剖面浮标。文中介绍了Argo计划中几种主要的自动剖面浮标,其浮力调节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浮标在水中的排水体积实现自动沉浮,从而测量水的温度、盐度、深度等数据。对常规(2 000 m)和深海(2 000 m)自动剖面浮标进行比较,大部分深海自动剖面浮标耐压结构已经采用球形设计,浮标受压后变形小且可减轻浮标自重;单冲程柱塞泵改变为体积较小的液压泵,提供超高压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球体空间。目前,常规自动剖面浮标已广泛应用到海洋环境数据的调查、收集,而深海自动剖面浮标仍处于研发与试验阶段,面临诸多的技术挑战,对浮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 键 词:自动剖面浮标  发展历程  浮力调节  技术挑战  发展方向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Automatic Profiling Floats
CHEN Lu,PAN Bin-bin,CAO Zheng-liang,CUI Wei-cheng.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Automatic Profiling Floats[J].Ocean Technology,2017,36(2).
Authors:CHEN Lu  PAN Bin-bin  CAO Zheng-liang  CUI Wei-ch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