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79—2016年青藏高原水汽收支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齐冬梅,李跃清,周长艳,陈超,赖欣.1979—2016年青藏高原水汽收支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北大核心CSCD[J].冰川冻土,2023(3):846-864.
作者姓名:齐冬梅  李跃清  周长艳  陈超  赖欣
作者单位: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610072;2.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610225;
基金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0230);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AEKL-2023-K0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90103);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21YFS0282);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BROP202315)资助。
摘    要:利用1979—2016年ERA-Interim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诊断研究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水汽收支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水汽四个季节均是从南、西、北边界流入高原,从东边界流出高原;青藏高原春、夏、秋季都表现为一个明显的水汽汇,夏季是高原水汽输送最活跃的季节,而冬季水汽从高原向外输出;高原东部(南部)水汽输送和收支量远大于高原西部(北部)。青藏高原年和夏季有逐渐变湿的趋势,主要是由于东边界水汽流出量的显著减少;高原东、西部的水汽净收入均呈增加趋势,高原西部的增幅明显大于高原东部;东边界水汽流出量的减少是高原东部水汽净收入增加的原因,而南边界水汽流入量的明显增加是高原西部水汽净收入增加的原因;高原北部水汽收支的年际变化比高原南部更明显,高原北部有明显增湿的趋势,而高原南部增湿趋势不明显。夏季青藏高原南边界水汽收支变化主要受青藏高原以南、以东的季风控制区偏南风水汽输送的影响,与西太副高的变化也有密切联系。西边界水汽收支的变化主要受中纬度西风带水汽输送的影响,北边界水汽收支的变化主要受到“丝绸之路”遥相关波列的影响,东边界的水汽输出偏少与高原地区东北侧至贝加尔湖附近上空的反气旋异常和华南地区上空的气旋异常有关。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水汽收支  环流异常  物理机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