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用频率域台阵技术推测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的破裂时间与几何特征
引用本文:张红霞,许力生,陈运泰,李春来,K.Stammler.用频率域台阵技术推测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的破裂时间与几何特征[J].地震学报,2008,30(1):12-25.
作者姓名:张红霞  许力生  陈运泰  李春来  K.Stammler
作者单位:1) 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 Seismologisches Zentralobservatorium Mozartstr, 57, 91052 Erlangen, Germany
基金项目:科技部973项目(2004CB4184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4018),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4DFA0600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著08AC2006
摘    要:概述频率域远场台阵技术应用于大地震能量辐射源的追踪原理,介绍利用这一技术追踪能量辐射源的一般步骤,并以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为例,分析资料处理中主要参数设置所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地震台阵(EK台阵)的宽频带波形资料,获得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的起始破裂点的位置,能量辐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破裂持续时间. 根据EK台阵资料的分析结果,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的起始破裂点位于布喀达坂峰东侧(35.92deg;N,91.70deg;E),破裂持续时间不超过160 s,破裂长度约520 km. 其中,初始破裂点以西为180 km,以东为340 km. 断层西段在布喀达坂峰附近向西南方向发生弯曲,与地表破裂吻合. 断层东段似乎在西大滩断裂附近向东北方向发生弯曲,其方向与西大滩断层的走向一致,但二者相距约30 km. 另外,分析结果似乎表明, 地震断层的西段近乎直立,而东段逐渐南倾. 

关 键 词:关键词    频率域台阵技术    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    能量辐射源
文章编号:0253-3782(2008)01-0012-14
修稿时间:2007年6月20日

Frequency-domain array technique analysis for the rupture duration time and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Zhang Hongxia,Xu Lisheng,Chen Yuntai,Li Chunlai,K.Stammler.Frequency-domain array technique analysis for the rupture duration time and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J].Acta Seismologica Sinica,2008,30(1):12-25.
Authors:Zhang Hongxia  Xu Lisheng  Chen Yuntai  Li Chunlai  KStammler
Abstract:
Keywords:frequency-domain array technique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energy radiation source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