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内脏白点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引用本文:胡娇,张飞,徐晓津,苏永全,覃映雪,马英,张艺,韩坤煌,鄢庆枇.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内脏白点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4(2).
作者姓名:胡娇  张飞  徐晓津  苏永全  覃映雪  马英  张艺  韩坤煌  鄢庆枇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29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2699号,41176115号
摘    要:于2013年4月从宁德患内脏白点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中分离得到两株优势菌NZBD9和NZBD11,这两株菌在16—19°C条件下回归感染能引起大黄鱼内脏白点病,而在7—10°C和24—27°C条件下同样的人工感染不能致病,从而证实这两株菌为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菌。经16S rDNA基因的测序和时间飞行质谱微生物鉴定仪分析,NZBD9和NZBD11同为变形假单胞菌。药敏性实验结果显示NZBD9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和四环素等7种药物高度敏感。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病鱼的肝脏、脾脏、头肾等组织中均出现明显病症,如变性和坏死。

关 键 词:大黄鱼  变形假单胞菌  内脏白点病  致病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