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最近3个冰期旋回中的天然火与气候 ——ODP1144孔深海沉积中的炭屑记录
引用本文:罗运利,陈怀成,吴国,孙湘君.南海最近3个冰期旋回中的天然火与气候 ——ODP1144孔深海沉积中的炭屑记录[J].中国科学D辑,2001,31(10):854-860.
作者姓名:罗运利  陈怀成  吴国  孙湘君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8710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9999560)和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批准号:4990101 8)的资助
摘    要:通过南海北部陆坡ODP1144孔(20°3′N,117°25′E,水深2037m)沉积柱状样的炭屑数量统计,结合有关花粉资料讨论了南海北部大陆及大陆架上最近3个冰期旋回中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依据1144孔炭屑、花粉研究结果,可以将0~225m的地层划分为8个带(C1~C8带),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1~8期相对应,其中C2~4带为末次冰期,C6,C8带分别为倒数第二次和第三次冰期.研究表明,1144孔深海沉积物冰期时(MIS2,4,6,8期)炭屑沉积率均很高,说明冰期时大陆和大陆架上天然火发生的强度很高,反映当时气候较为干旱.尽管MIS6期和8期细粒炭屑沉积率较高,表明大陆上天然火强度较大,当时气候较为干燥;但粗、中粒炭屑沉积率却相对较低,可能与MIS5期以前大陆架出露范围较小,导致中、粗粒炭屑的源区较小有关.间冰期时(MIS1,5,7期)炭屑沉积率相对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大陆架被海水淹没,炭屑来源较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天然火的强度有大幅度下降,气候由干旱转为湿润.尽管MIS3期细粒炭屑沉积率有所降低,但中粗粒炭屑沉积率与4期相当,表明当时大陆架上天然火强度依然很大,气候较为干燥.

关 键 词:南海  ODP1144孔  炭屑  孢粉  天然火
修稿时间:2001年2月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