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缅甸密支那早白垩世钾玄质岩石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引用本文:张靖祎,彭头平,范蔚茗,董晓涵,刘兵兵,高剑峰,梁细荣,陈林丽.缅甸密支那早白垩世钾玄质岩石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1,45(3):553-569.
作者姓名:张靖祎  彭头平  范蔚茗  董晓涵  刘兵兵  高剑峰  梁细荣  陈林丽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 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 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 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81;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次青藏科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缅甸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紧临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作为喜马拉雅造山过程深部动力学在浅部的响应,该区发育了大量晚中生代-新生代岩浆岩,这些岩浆岩是揭示新特提斯演化过程及缅甸不同地块与青藏高原内部各块体之间大地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但是,目前该区域研究程度非常低,特别是东缅密支那地区几乎是空白.本文首次报道缅甸密支那地区的一套二长岩,锆石U-Pb年龄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130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套岩石具有高的SiO2(58.92%~63.73%)、全碱(Na2O+K2O=7.94%~10.14%)、K2O含量(3.88%~6.14%)、K2O/Na2O值(>1),以及富集LILE、LREE和亏损Nb-Ta-Ti特征,类似典型的钾玄质岩石.结合其Sr-Nd同位素组成以及低Sr/Y、La/Yb值和高Y、Yb含量,暗示密支那钾玄质二长岩来源于受俯冲流体/溶体交代的含金云母岩石圈地幔.综合区域上研究资料,认为密支那钾玄质岩浆形成于洋内俯冲的岛弧环境,是俯冲板块回撤或者断离后软流圈上涌导致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大地构造上,密支那洋并不是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洋的南延,而是新特提斯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 键 词:早白垩世  钾玄质岩石  交代富集岩石圈地幔  洋内弧  密支那

Petrogenesi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Shoshonitic Rocks in Myitkina of Myanmar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ZHANG Jingyi,PENG Touping,FAN Weiming,DONG Xiaohan,LIU Bingbing,GAO Jianfeng,LIANG Xirong,CHEN Linli.Petrogenesi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Shoshonitic Rocks in Myitkina of Myanmar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J].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2021,45(3):553-569.
Authors:ZHANG Jingyi  PENG Touping  FAN Weiming  DONG Xiaohan  LIU Bingbing  GAO Jianfeng  LIANG Xirong  CHEN Linl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