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东红层缓倾岩质滑坡的演化过程及其识别标志探讨
引用本文:张涛,谢忠胜,石胜伟,张勇,苗朝,韩新强.川东红层缓倾岩质滑坡的演化过程及其识别标志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17,25(2):496-503.
作者姓名:张涛  谢忠胜  石胜伟  张勇  苗朝  韩新强
作者单位:①.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 成都 61173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项目DD20160278
摘    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川东缓倾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演化阶段划分理论,并提出不同演化阶段下的识别标志特征。结论表明:(1) 初期短距离启动阶段,斜坡后缘主要表现为深大裂隙;(2) 中期槽谷扩张阶段,斜坡后缘主要表现为沟槽、拉陷槽或者斜坡具有汇水聚集发生剧滑的地形特征,如圈椅状地形、三沟环绕或双沟同源地形、后缘洼地地形等。(3) 大型、特大型顺层岩质滑坡大多为斜坡二次、甚至三次启动滑动的结果,识别古(老) 滑坡是圈定大型、特大型顺层岩质滑坡的重要途径之一。(4) 在地调详查中,应特别注重对斜坡微地貌和后缘拉张破坏区的调查,重点排查初期短距离拉槽启动阶段及中期槽谷扩张阶段的隐伏性斜坡。本研究为区内滑坡的预测预防和大型、顺层岩质滑坡隐患点的判定提供指导。

关 键 词:红层    川东    岩质滑坡    早期识别    演化规律
收稿时间:2016-04-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