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湿球温度动态阈值法在秦岭南北降雪时空规律分析的适用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双双,刘青雯,何锦屏,尚溦.湿球温度动态阈值法在秦岭南北降雪时空规律分析的适用性研究[J].冰川冻土,2023(5):1490-1500.
作者姓名:李双双  刘青雯  何锦屏  尚溦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摘    要:基于秦岭南北72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对湿球温度动态阈值法在中国南北过渡带降雪研究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冬季风、山地地形和下垫面性质等因素影响,秦岭南北降雪判断准确率的时空规律存在两阶段特征。第1阶段为:11月—次年1月,区域降雪判断准确率空间呈现“南北分异”分布,关中平原和秦岭山地,是降雪判断准确率的高值区;第2阶段为:次年2—3月,降雪判断准确率空间呈现“东西分异”分布,汉江流域上游、秦岭山地西段、关中平原东部为降雪判断准确率的高值区。-2.0℃,2.0℃]气温区间,是秦岭南北降雪类型判断准确的关键温度区间。当区域强烈降温至0℃以下,湿球温度动态阈值法,可准确地识别11月—次年1月关中平原、秦岭山地和汉江流域上游的降雪相态。本研究结论启示,客观降雪相态方法验证研究可借鉴地理时空思维,关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地理单元的组合关系,重视雨雪相态判断准确率的时空差异规律。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降水类型  湿球温度动态阈值法  降雪  秦岭南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