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岭科学钻探第一孔选址研究
引用本文:陈毓川 陈郑辉 曾载淋 赵,正 赵,斌 王登红 张永忠 李建国 周新鹏 李江东.南岭科学钻探第一孔选址研究[J].中国地质,2013,40(3):659-670.
作者姓名:陈毓川 陈郑辉 曾载淋 赵  正 赵  斌 王登红 张永忠 李建国 周新鹏 李江东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3.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江西赣州,341000
4.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山西运城,044004
基金项目:深部探测实验研究之"大陆科学钻探选址预研究"之"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科学钻探选址预研究","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立体探测技术与深部成矿预测示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岭地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资[2010]矿评01-26-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基金"南岭东段银坑矿田成矿规律研究"项目联合资助
摘    要:赣南银坑矿田作为中国深部探测实验研究在南岭成矿带的首批示范区,以探索深部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为主要目标,先后开展了地质实测剖面、地球化学测量、矿田构造、岩浆活动、典型矿床和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认识到矿田内中高温热液型钨多金属矿床和中低温金银铅锌铜贵多金属矿床分带性在二维平面空间内的存在。通过区内岩浆活动与典型矿床研究,发现两类矿床的形成在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方面分别与燕山早期的两套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建立了精确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格架,确立了两类矿床在时空三维上存在着成因联系。应用高精度重磁面积测量和骨干剖面的大地电磁、反射地震和CSAMT/AMT等探测方法,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初步探明了区内地层-岩体-构造的深部结构,为南岭科学钻探选址(SP-NLSD-1)提供了科学依据。南岭科学钻探旨在揭示南岭与武夷成矿带交汇部二层结构的成矿作用,探索南岭地区时空四维成矿规律。

关 键 词:银坑矿田  深部探测  科学钻探  成矿规律

Research on the site selection of Nanling Scientific Drilling-1
CHEN Yu-chuan,CHEN Zheng-hui,ZENG Zai-lin,ZHAO Zheng,ZHAO Bin,WANG Deng-hong,ZHANG Yong-zhong,LI Jian-guo,ZHOU Xin-peng,LI Jiang-dong.Research on the site selection of Nanling Scientific Drilling-1[J].Chinese Geology,2013,40(3):659-670.
Authors:CHEN Yu-chuan  CHEN Zheng-hui  ZENG Zai-lin  ZHAO Zheng  ZHAO Bin  WANG Deng-hong  ZHANG Yong-zhong  LI Jian-guo  ZHOU Xin-peng  LI Jiang-dong
Institution:1.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2.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AGS, Beijing 100037, China;3. Gannan Geological Party, JBED GMR,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4. Geophical-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Shanxi, Yuncheng 044004, Shanxi, China
Abstract:
Keywords:Yinkeng ore field  deep exploration  scientific drilling  ore-forming regular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