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成岩环境的恢复
引用本文:兰叶芳,黄思静 周小康 曾,熠,马永坤.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成岩环境的恢复[J].中国地质,2015(6):1837-1837.
作者姓名:兰叶芳  黄思静 周小康 曾    马永坤
作者单位: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矿业工程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59;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2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Z2008SLSZ-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099,41272130)和黔教合KY字[2015]504联合资助。
摘    要:本文主要在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借助于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阴极发光分析,通过不同成岩组构的识别及其成岩作用特征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经历的成岩环境。结果表明:(1)整体的海侵背景和渐进埋藏过程使得珠江组灰岩中不发育表生成岩作用,但是频繁的海平面变化使得古地貌高部位生长的灰岩受到大气淡水的成岩改造,珠江组灰岩主要经历了海水潜流、大气淡水渗流、大气淡水潜流和埋藏环境等成岩环境;(2)不同成岩环境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岩组构特征。海水潜流环境的成岩组构主要有广泛发育的藻的包壳作用和藻类-生物的相互包裹、生物钻孔的发育、泥晶化作用、海绿石的形成以及等厚纤维状环边胶结物、颗粒表面的刀刃状或叶片状胶结物、犬牙状胶结物和共轴生长方解石胶结物的发育;淡水潜流环境的主要成岩特征包括粒状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棘皮多期共轴加大边和有限的溶解作用;淡水渗流环境中识别的成岩特征有非组构选择性溶解作用、示底构造、微型钟乳状胶结物和新月形胶结物;埋藏成岩环境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压溶作用、晚期溶蚀作用以及油气的侵位。

关 键 词:成岩组构  成岩环境  成岩作用  珠江组  珠江口盆地

The recovery of diagenetic environments of limestone in Early Miocene Zhujiang Formatio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LAN Ye-fang,HUANG Si-jing,ZHOU Xiao-kang,ZENG Yi,MA Yong-kun.The recovery of diagenetic environments of limestone in Early Miocene Zhujiang Formatio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J].Chinese Geology,2015(6):1837-1837.
Authors:LAN Ye-fang  HUANG Si-jing  ZHOU Xiao-kang  ZENG Yi  MA Yong-kun
Institution:1. Institute of Mining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Bijie 551700, Guizhou, China; 2.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Sichuan, China; 3. CNOOC (China) Co., Ltd.,-Shenzhen, Guangzhou 51024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Keywords:cement fabric  diagenetic environment  diagenesis  limestone of Zhujiang Formatio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