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碳酸盐泥丘储层发育特征
引用本文:赵文智,杨晓萍,Steve KERSHAW.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碳酸盐泥丘储层发育特征[J].地质学报,2006,80(10):1615.
作者姓名:赵文智  杨晓萍  Steve KERSHAW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北京,100083,北京,100083
摘    要:灰泥丘主要发育在台缘斜坡及台地内部水体比较安静的缓坡环境中,缓坡环境和较弱的水动力条件是形成灰泥丘的两个重要条件。通常情况下礁、丘不相互共生。灰泥丘主要由微生物(蓝藻及其它微观藻类、细菌等)建造的,或者以微生物为主、并有其它多门类生物(珊瑚、苔藓虫、层孔虫、海绵、棘皮、头足、腕足、多门类钙藻等)参与建造的,是主要由灰泥组成、具有穹形特征的碳酸盐岩建隆。其中,灰泥是指粒径小于0.01mm或0.005mm的碳酸盐矿物,而非陆源粘土矿物,是热带、亚热带静水环境中沉积的特有产物之一,并主要由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光合作用胶结固化…

关 键 词:发育特征  碳酸盐岩  灰泥丘  四川盆地  志留系  储层  水动力条件  碳酸盐矿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