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哈边境伊犁地区中二叠统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
引用本文:冯杨伟,姜亭,宋博,牛亚卓.中哈边境伊犁地区中二叠统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J].地质学报,2017,91(4):942-953.
作者姓名:冯杨伟  姜亭  宋博  牛亚卓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西安,71005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西安,710054
摘    要:细粒沉积物中的暗色泥岩是利用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沉积环境分析的最有利载体之一。中哈边境伊犁地区中二叠世泥岩较为发育,厘定泥岩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对其是否可以成为烃源岩和其生成油气潜力十分关键。本次研究主要从暗色泥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结果为基础,选用对沉积环境反映比较敏感的元素,分析研究区地层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沉积介质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探讨伊犁地区中二叠世沉积期的湖盆气候条件、盐度、氧化还原条件等沉积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m(Sr)/m(Ba)]、m(B)/m(Ga)]和硼质量分数(w(B))共同反映出伊犁地区中二叠世为较咸水—咸水的沉积环境,且从早期的晓山萨依期向晚期的铁木里克期湖盆古盐度逐渐升高;U、Th/U和V/(V+Ni)揭示出伊犁地区中二叠统为缺氧环境下的产物,沉积环境为水体分层不强的厌氧环境—水体分层及底层水体中出现H_2S的厌氧环境的过渡;依据中二叠世泥岩北美页岩标准化分布推测当时沉积应为化学风化作用较弱的较干燥气候,同时水体可能较安静。综上分析认为:伊犁地区中二叠世处于干燥缺氧的咸水环境,且从早到晚沉积环境水体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盐度逐渐增高。

关 键 词:伊犁地区  铁木里克组  古盐度  氧化-还原条件  地球化学判别

Geochemical Discrimination of Middle Permi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Yili Area, the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Kazakhstan
FENG Yangwei,JIANG Ting,SONG Bo and NIU Yazhuo.Geochemical Discrimination of Middle Permi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Yili Area, the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Kazakhstan[J].Acta Geologica Sinica,2017,91(4):942-953.
Authors:FENG Yangwei  JIANG Ting  SONG Bo and NIU Yazhu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