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湖沼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科学院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
引用本文:黄祥飞.我国湖沼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科学院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J].湖泊科学,1994(1).
作者姓名:黄祥飞
摘    要:位于武汉珞珈山麓、东湖之滨的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隶属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重点站,“人与生物圈”(MAB)的定位站,足我国湖沼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该站现有研究人员15人,主要从事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长期定位观测和系统试验,阐述生态环境变迁过程和机理,并预测其变迁和演替前景及生态效应,提出既要发展渔业,又要保护环境的优化示范模式,为水体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长江中下游的浅水湖泊是我国特有的国土资源,其数量、面积以及湖泊学性质均在国内外难于见到;其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饮水、灌溉、渔业等)在全球亦属罕见。因此,研究、开发和保护这类水体,使之健康运转、水续利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在我国淡水生态学研究的奠基人、学部委员刘建康教援的领导下,早在1954年就开始对长江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武汉东湖进行了系统的定位观测。武汉东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武汉市东郊,面积27.8km~2,平均水深2.2m左右,在60年代前一统一水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筑堤分割成大小不等、边界明确、生态环境各异的若干湖区,很有利于开展比较生态学研究。郭郑湖区(11.3km~2)为主体湖区,亦是东湖生态站主要的科研活动基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