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下巷”里话古今
引用本文:刘烜.“台下巷”里话古今[J].中国地名,2014(6):68-68.
作者姓名:刘烜
摘    要:城郭山川两奇绝先人敝庐在其下巷口乔木柴门开山东诸城有著名的“十景”,其中“超然四望”居十景之首,苏轼在《超然台记》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现,若近若远,庶几有瘾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超然台”因为大文豪苏东坡而名扬四海,可谓台以人显,“台下街”因处超然台下得名,则是街以台显。民国时的台下街,南起西市街(今人民东路),直抵超然台下,游超然台经此处最便捷。此台建于北魏永安二年,筑城时北城墙内侧建有东西两台,苏轼的超然台借用了西面的台子,从建台至今约1480年,“超然台”是由苏轼弟苏辙命名的,苏轼欣然同意,名称取自老子《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超然台得名至今有八百七十多年。苏轼在诸城虽只有短短的一年多,却留下了数百首诗词,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在超然台上的即兴之作。直到调离诸城往别处赴任的路上,他还念念不忘“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

关 键 词:《道德经》  苏轼  苏东坡  水调  诗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