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南省平原区第四纪下限的探讨
引用本文:李广坤,李玉信,刘书丹,金聚忠.河南省平原区第四纪下限的探讨[J].河南国土资源,1987(3).
作者姓名:李广坤  李玉信  刘书丹  金聚忠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矿局水文一队,河南省地矿局水文一队,河南省地矿局水文一队,河南省地矿局水文一队
摘    要:河南平原区第四纪下限定在距今约248万年,主要理由:一是界线上下岩性差异明显。界线以上为灰、黄、棕等杂色的冰碛—冰水堆积物的粘土砾石层或“混粒砂”与“混粒土”,它明显地区别干界线以下湖积为主的棕红显紫或紫红色粘性土夹薄层砂的堆积。二是气候变化明显。致使界线上下孢粉组合、重矿物组合、氧化物和碳酸钙及可溶盐含量等都有较大差别。三是界线以下白砂层中,采到双角鹿化石,时代属上新世:界线以上地层发现德永氏古(?)齿象,时代属早更新世;此外在界线以下地层尚有瓶状栾青轮藻、栾青轮藻、厚球轮藻等,界线以上基本消失。四是经多孔岩芯古地磁测定,上述划分界线为松山反向期和高斯正向期的分界处,其地质年代为距今248万年。据上述依据划分的第四系厚度在平原周边不足100米,淮河平原180—250米,黄河平原250—350米,开封拗陷中心部位最厚达400余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