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在我国早更新世考古遗址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引用本文:韩非.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在我国早更新世考古遗址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J].国际地震动态,2013(10):42-44.
作者姓名:韩非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    要:对于东亚地区早更新世考古遗址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最早何时走出非洲,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亚洲大陆生存与演化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证据,目前并没有被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些早期遗址年代的不确定.由于测年时段和测年对象的限制,这些早更新世遗址中的大多数无法采用诸如钾氩/氩氩测年法等经典的同位素测年方法进行年代学研究.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早期遗址考古测年方法,其中ESR骨化石测年可以应用于早更新世遗址的年代学研究.由于骨化石的体系不封闭,所以在计算ESR年代时需要考虑铀在化石样品中的加入过程.

关 键 词:ESR  铀系联合测年法  牙齿化石  中国早更新世遗址  龙骨坡遗址  东谷坨遗址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