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阿拉善地块早古生代岩浆作用成因及构造意义
引用本文:牛晓露,刘飞,冯光英,徐向珍,杨经绥.阿拉善地块早古生代岩浆作用成因及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23(12):3701-3716.
作者姓名:牛晓露  刘飞  冯光英  徐向珍  杨经绥
作者单位:1.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063、42372085、41773029、92062215);;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340、DD20221630)联合资助;
摘    要:阿拉善地块早古生代岩浆作用的成因研究,对理解阿拉善地块与古亚洲洋相互作用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在阿拉善地块中部新识别出一中志留世花岗岩体(噶顺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432Ma,以高Sr低Y为特征,属弱过铝质、中钾-高钾钙碱性花岗岩,εHf (t)=-8.8~-19.4,形成于古老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本文同时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其他晚奥陶世-早泥盆世岩浆岩的成分特征,发现阿拉善地块早古生代岩浆岩在成因上可分为两类:类型I,侵位于晚奥陶世-早中志留世,为典型幔源弧岩浆岩,形成于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类型II,侵位于中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普遍高Sr低Y,形成于古老中基性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纵观阿拉善地块整个早古生代的岩浆作用,在晚奥陶世-早中志留世→中晚志留世-早泥盆世→中晚泥盆世期间,阿拉善地块的岩浆作用从幔源弧岩浆岩过渡到壳源高Sr低Y型花岗岩再到岩浆作用逐渐消失,反映了阿拉善地块陆缘弧从相对伸展环境向挤压弧的转变。这一岩浆作用演化记录了区域构造作用从典型洋陆俯冲到俯冲作用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或者俯冲角度(从陡俯冲向平俯冲)的转变过程;总体上,阿拉善地块早...

关 键 词:岩浆作用  陆缘弧  弧岩浆岩  高Sr低Y型花岗岩  早古生代  阿拉善地块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