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6/2017年度夏季南设得兰群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引用本文:王俊健,张晔,王延清,杨光.2016/2017年度夏季南设得兰群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极地研究,2023(1):59-71.
作者姓名:王俊健  张晔  王延清  杨光
作者单位:1. 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环境变化与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程技术部;6.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6801);
摘    要:根据2016/2017年度南设得兰群岛海域夏季航次的浮游动物数据以及环境因子数据,初步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丰度、多样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检测出24种浮游动物物种(类群),浮游动物群落总丰度为1095.51 ind·m-3,主要由尖角似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南极大磷虾以及南极纽鳃樽等组成。表层温度是对浮游动物分布影响较强的环境因子之一,与上述的浮游动物优势物种的丰度均呈正相关。浮游动物的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表层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南大洋西南极海域近些年的显著升温可能会促进夏季南设得兰群岛海域优势浮游动物的增长,进而导致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度的下降。本研究将有利于深入探析南极磷虾重要渔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和优势物种分布,并从基底生态学参数的角度为探究磷虾渔场的形成提供数据。

关 键 词: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南设得兰群岛  环境因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