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塔里木盆地车尔臣断裂系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
引用本文:丁长辉,单玄龙,李强,蓝平,曾祥洲,王清斌.塔里木盆地车尔臣断裂系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J].世界地质,2008,27(1):36-42.
作者姓名:丁长辉  单玄龙  李强  蓝平  曾祥洲  王清斌
作者单位: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2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库尔勒分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1
2. 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26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库尔勒分院,新疆,库尔勒,841001
基金项目:中油集团塔里木油田公司资助项目
摘    要:车尔臣断裂系地质结构东西分3段,塘古地区以西发育南倾叠瓦状逆冲席;古城地区为典型和复杂的前陆盆地构造样式;塔东地区以东发育简单的背斜.形成不同构造样式的主要原因是相同的挤压应力遇到不同的地块导致应力释放时影响的范围不同所致.构造演化表明车尔臣断裂系主要受阿尔金山两期活动影响:一期于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活动,挤压应力源来自北部,盆山边界位于于田北-塘古1井北-古城2井北-塔东2井南一线;二期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活动,挤压应力源自东向西逐渐南移,盆山边界位于现今阿尔金山前.两期构造运动叠加造成了车尔臣断裂系现今的构造样式.

关 键 词:断裂系  地质结构  构造演化  车尔臣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断裂  地质结构  构造演化  Tarim  Basin  fracture  system  structural  evolution  运动叠加  早期活动  燕山  印支晚期  塔东地区  古城  于田  界位  盆山  北部  早海西期  活动影响  两期
文章编号:1004-5589(2008)01-0036-07
修稿时间:2007年1月17日

Geologic framework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heerchen fracture system in Tarim Basin
DING Chang-hui,SHAN Xuan-long,LI Qiang,LAN Ping,ZENG Xiang-zhou,WANG Qing-bin.Geologic framework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Cheerchen fracture system in Tarim Basin[J].World Geology,2008,27(1):36-42.
Authors:DING Chang-hui  SHAN Xuan-long  LI Qiang  LAN Ping  ZENG Xiang-zhou  WANG Qing-b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