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亚硝态氮慢性胁迫对斑节对虾(非洲群体)行为、消化酶活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友红,王晓璐,于晓清,许拉,盖春蕾,王淑娴,刘洪军,刁菁,叶海斌,樊英,付壤辉.亚硝态氮慢性胁迫对斑节对虾(非洲群体)行为、消化酶活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6):43-49.
作者姓名:王友红  王晓璐  于晓清  许拉  盖春蕾  王淑娴  刘洪军  刁菁  叶海斌  樊英  付壤辉
作者单位:1.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水产生物品质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2. 山东省友发水产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8)资助~~;
摘    要:为探讨亚硝态氮(NO2-N)慢性胁迫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非洲群体,以下称金刚虾)生理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体质量为(6.06±0.76) g的金刚虾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NO2-N浓度下金刚虾的行为、非特异性免疫以及消化功能。研究显示,NO2-N浓度≤6 mg/L时,金刚虾的活力、摄食不受影响;NO2-N浓度≥8 mg/L时,金刚虾摄食缓慢、游动异常、胃肠道模糊;NO2-N浓度为14 mg/L时,金刚虾开始死亡。金刚虾肝胰腺中脂肪酶(Lipase)、胰蛋白酶(Trypsin)活性在NO2-N浓度为6 mg/L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当NO2-N浓度升至14 mg/L时活性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NO2-N浓度由0上升至14 mg/L,血淋巴谷胱甘肽(GSH)含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则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

关 键 词:斑节对虾(非洲群体)  亚硝态氮  行为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