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毫米波云雷达的伊犁河谷两次强降雪过程云特征观测分析
引用本文:张晋茹,杨莲梅.基于毫米波云雷达的伊犁河谷两次强降雪过程云特征观测分析[J].新疆气象,2019,13(5):41-48.
作者姓名:张晋茹  杨莲梅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亚大气科学研究基金(CAAS2019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7102)
摘    要:利用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地面气象综合观测资料对伊犁河谷2019年2月1日00时—2日03时BT(简称"2·1"过程)和2月6日10—20时BT(简称"2·6"过程)两次强降雪过程云宏观特征和微物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1"过程云阶段性变化明显",2·6"过程云的阶段性变化不明显,1 km以下雪粒子下降速度"2·1"过程整体上小于"2·6"过程,1 km以下"2·1"过程雪粒子下降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2·6"过程程雪粒子下降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从大到小的趋势,这可能是"2·1"过程云阶段性变化明显而"2·6"过程中云阶段性变化不明显的原因;(2)1 km以下反射率因子较大和雪粒子下落速度较大同时满足时,两次过程地面小时降雪量较大。降雪消散阶段"2·6"过程对流运动比"2·1"过程剧烈,强烈的对流运动使得"2·6"过程降雪快速消散,地面降雪量迅速减小;(3)"2·1"过程旺盛阶段3 km以下反射率因子集中在20~30 d BZ,雪粒子含水量集中在0.1~0.18 g/m~3,"2·6"过程旺盛阶段2 km以下反射率因子集中在20~35 d BZ,雪粒子含水量集中在0.1~0.26 g/m~3。

关 键 词:毫米波云雷达  伊犁河谷  强降雪  反射率因子  径向速度
收稿时间:2019/6/12 0:00:00
修稿时间:2019/7/1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新疆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新疆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