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亚S区块滨岸砂坝储层描述及内幕差异性研究
引用本文:董玉文,桂志先,欧荣生,陈旭,宋昊,柯钦,董孟玲.南亚S区块滨岸砂坝储层描述及内幕差异性研究[J].沉积学报,2022,40(3):838-848.
作者姓名:董玉文  桂志先  欧荣生  陈旭  宋昊  柯钦  董孟玲
作者单位:1.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430100
基金项目:湖北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2020CFB372);
摘    要:滨岸砂坝是南亚地区S区块主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和勘探目标,一般认为滨岸砂坝储层具有“连通性好、高孔高渗”的特点,然而随着油气田评价开发的深入,发现该类型砂岩内部储层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复杂。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和生产测试资料,开展滨岸砂坝储层精细描述,阐明砂坝储层内部差异性。结果表明:1)滨岸砂坝体处于相对高能的海岸沉积环境,长期受到波浪的淘洗改造作用,构成有利的岩性储层发育区带。2)滨岸砂坝细分为坝中、坝缘、坝间及泥岩隔层四种微相类型,沉积微相控制储集性能变化。坝中微相为纯砂岩,厚度大、地震相表现为低频强振幅反射,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均发育,储集性能最佳。坝缘微相处于砂坝侧翼,岩性变细,部分孔隙被充填,储层物性中等。坝间微相处于不同叠置砂坝之间,以微孔隙为主,储集性能较差。浅海或者局限海湾相泥岩隔层穿插于砂坝内部,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3)砂坝储集性能的变化导致油气分布复杂。滨岸砂坝内部因不同微相类型岩性相互叠置,表现为砂坝内井间砂体厚度变化块、横向不连通且物性变化快,砂坝油藏被切割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油藏。

关 键 词:滨岸砂坝    沉积微相    内幕差异性    岩性油气藏
收稿时间:2020-05-1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