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克山病流行的时空特征与环境因素
引用本文:龚胜生,刘晓峥,贾珂.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克山病流行的时空特征与环境因素[J].地理研究,2022(3):830-850.
作者姓名:龚胜生  刘晓峥  贾珂
作者单位: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 地理过程与空间分析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16CFA0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45);;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21VJXT015);
摘    要:克山病是中国主要地方病之一,为了探究克山病流行的时空变迁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数理统计和GIS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克山病最典型流行区域——东北地区克山病的时空分布变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国时期(1912—1949)的38年间:①在时间变化上,东北地区克山病的年发率为84.21%,季发率为25.17%,主要在冬季流行,流行广度呈上升趋势。②在空间分布上,东北地区克山病主要在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至辽宁省沈阳市一线以东地区流行,形成了一个北部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核心、南部以吉林省延吉县为核心的海马状克山病分布区域。③在环境机理上,东北地区克山病多发于山地丘陵及小型河谷平原的乡村地区,克山病流行区属于典型的缺硒带;冬季气候湿冷、聚落环境封闭、土壤食物缺硒是克山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克山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说明其发病除缺硒的环境化学性因素外,还与毒素感染的环境生物性因素有关。

关 键 词:克山病  时空分布  环境因素  东北地区  民国时期(1912—1949年)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