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理学视角下中外基础设施研究的比较与反思
引用本文:安宁,杨宇,杨晓婷.地理学视角下中外基础设施研究的比较与反思[J].地理学报,2023(12):2958-2972.
作者姓名:安宁  杨宇  杨晓婷
作者单位: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亚洲地理研究中心;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4.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5.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    要: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反映了人类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过程,涉及复杂的人地互动关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中国跨境基础设施活动在不同尺度空间范围内开始显著增长,引发了学者对相关议题的密切关注。本文比较了中外地理学研究对基础设施相关议题的关注,反思了地理学视角下基础设施研究的重点议题,认为基础设施映射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目的与方式的变化。当前国内地理学研究更注重基础设施的经济功能属性,而国外更关注基础设施所涉及人地关系中“人”与“地”的异质性。本文认为这种学术边界是由社会发展阶段对基础设施的不同诉求所导致的,其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对国内外地理学有关基础设施研究差异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本文从更加动态、多维、系统以及关系化的本体观讨论了基础设施如何对人地关系进行校正和调节,并探讨了这一系统基础设施本体认知背景下基础设施涉及的核心地理学议题。从学理上来说,本文整合了地理学中国内外基础设施研究的本体差异,为国内外地理学研究进行有效的对话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和本体基础。从应用价值来看,在中国“走出去”战略基础设施先行的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也具有借鉴价值。

关 键 词:基础设施  地理学  人类中心主义  超人类地理学  “一带一路”倡议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